二、大健康型慢病管理药店业态重生
原来的平价药品超市,经过多年的竞争、优化、转型,成为如今的大健康型药店,即以慢病管理为核心服务优势的药店,它将是药店未来发展的一种必然。现在,“大病去医院,小病去社区(卫生中心、卫生站),调理养生保健来药店”已成医药行业的共识,而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药店也能将此推广至社会,逐渐改变患者的行为习惯。
另外,这两年由于老龄化、城镇化和人们生活的小康化等影响,四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与高尿酸症)等慢性病发病率快速增长,这让药店圈近年爆发了慢病管理热潮,药店普遍认为设立慢病治疗、管理、养生、保健机制可有助于建立顾客的忠诚度,这也将成为药店留客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大健康型药店,将来或将逐步转型为慢病管理药店。
三、专业专科型药店有生命力
药店本身就是治病养生的专业业态,如果不能做到专业,做到“专品、专科、专服“,没有在某些疾病领域的专业化服务,那么在当下的移动互联时代,被取代就是迟早的事。因此,药店不能做到大健康,就得转型做专科药店。
专科专服,重点在专业人才,也就是四师入店:医师、药师、营养师、美容师。
四、DTC(DTP)异军突起,需要提升盈利能力
由于医院药占比的限制以及招投标、零差率等对药价的的限制,使得一些进口药、高价药、新特药无法快速进入公立医疗机构,于是DTP从原来的默默探索到异军突起,快速发展,介入的工业企业、商业公司和连锁药店的势头猛增,已成趋势。
所谓DTP( to ) 也叫DTC( to )媒体翻译:高值药品直送。
国内DTP模式:医生处方—社会药店—-药店院外直接销售给患者。(院内处方院外DTP药房销售模式)
国外模式DTP模式:欧美模式为“医院或医生将处方信息分享给药店,药店的药剂师经过审方,与医生共同决定患者的用药,患者在整个过程中拥有自主权。药师长期跟踪服务患者。
目前傍医院的药店应该主动出击,联系国内外厂商,大力引进和推广新特药的DTC模式,提高客单和产品毛利率,而不仅仅在传统的DTP低毛利产品上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