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助力MiniMax打造大模型:规模超千卡,可用性达99.9%

云原生算力集群_超大规模模型_大模型云基础设施

高效灵活的云上基础设施,是大模型创业的必要底座。

7月20日,腾讯云对外披露助力研发大模型的最新进展。目前,腾讯云长期支持的千卡级任务稳定运行在腾讯云上,可用性达99.9%。

是一家专注通用大模型研发的独角兽创业企业,拥有文本、语音、视觉多种模态融合的通用大模型引擎能力。研发过程中,每日亿级的调用次数,也带来了对算力的海量需求。

从2022年6月起,基于算力集群、云原生、大数据、安全等产品能力,腾讯云为搭建了从资源层、数据层到业务层的云架构。

在资源层,高性能、高弹性和高稳定的算力需要借助专业的云服务。腾讯云协同优化单机算力、网络架构和存储性能,为构建起大规模、分布式的HCC高性能计算集群。

借助腾讯自研的星脉网络,HCC集群将通信损耗降到更低;CFS Turbo、COS+高性能存储,使得上千个计算节点能同时高速读取训练数据。

同时,利用腾讯云容器服务TKE,实现了对不同规格云服务器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各种类型的应用和服务得以部署在同一套基础设施上,资源实现了高效整合,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

基于云原生的管理方式,支撑7*24小时的全局监控视角,支持编排、框架、实例等多层级的指标监控。一旦触发故障,能够在5分钟内恢复任务、10分钟内恢复基础设施,无需人工干预完成,能够最大化保障任务连续进行。

根据实测数据,在云底座的支撑下,激增的并发计算量;基于云原生支撑,整体用云成本降低20%。

在数据层,在大数据分析方面也有大量的任务需求。

通过腾讯云的数据集成、流计算、数据湖计算DLC等云原生大数据产品提供的数据处理能力,对大量数据做实时或离线分析,满足了在各个阶段的数据分析需求,实现数据的快速灵活部署。以容器化的方式使用大数据组件,使得模型验证、推理等任务得以按计划推进。

此外,大模型研发过程中,对云上资产安全、Web业务运营风险、DDoS攻击防护等高度关注。

通过引入腾讯云的防火墙、WAF、主机安全、漏洞扫描、数据加密、iOA零信任安全管理等一系列安全产品,实现了对云上资产的全方位保护,确保业务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业务上云后,基于海量、弹性的算力支撑和大量改进调优,的大模型研发得以加速。

业务副总裁魏伟表示:“成熟的云基础设施,既满足了业务弹性与稳定性的需要,又提升了研发效率。将进一步扩大用云规模,与腾讯云加速训练、推理等更多业务场景的云上落地,共同打造面向大模型的云上基础设施。相信未来,云计算会为AIGC带来更多可能。”

在算力集群、星脉网络、向量数据库之外,腾讯云还推出了涵盖模型预训练、模型精调、智能应用开发的一站式行业大模型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快速搭建专属模型。

未来,腾讯云将继续通过软硬一体的方式,持续加速全社会云上创新。

关于绿色计算产业联盟

自2016年成立以来,绿色计算产业联盟以协同构建绿色、开放、自主、共享生态体系为目标,致力于推动绿色计算产业发展,建设产业交流与合作平台,以促进企业在PC、服务器、存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领域提升,推动在计算领域的合作共赢。目前已经成为拥有包括鲲鹏、飞腾、、等全球最完整的Arm基础架构服务器芯片伙伴的全球联盟。

大模型云基础设施_云原生算力集群_超大规模模型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