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扫码付款成为日常、AI助手随叫随到,数字浪潮正以磅礴之势融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便利背后,网络诈骗、信息泄露、AI风险等“暗礁”也悄然潜伏。9月15日至21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如约而至,围绕“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主题,一场全民参与的“安全守护行动”正在展开 。
一、不止于“防骗”,现在的网安要防这些新风险
数字时代的网络安全早已超越“不点陌生链接”的基础认知,从个人手机到城市基建,安全防线正在全方位延伸:
– AI时代的新挑战:用AI伪造的语音骗走老人养老金、生成虚假证件实施诈骗,这些并非科幻场景。《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的发布,正是为了给智能技术套上“安全缰绳” 。
– 关键设施的“安全盾”:水电调度、交通信号、金融系统这些“城市命脉”,曾遭遇“银狐”木马病毒等威胁。如今通过关基安全保护技术,正构建起不可攻破的数字屏障 。
– 日常中的隐形漏洞:黄牛抢票背后的系统攻击、朋友圈里的信息采集、智能家居的隐私泄露,这些“小事”实则关乎每个人的权益 。
二、从指尖到心间,这些防护技巧马上能用
网络安全从不是遥远的技术名词,而是藏在日常操作里的“自保智慧”。结合网警专家建议,这几招请立刻学起来:
1. 微信隐私“三关闭”:进入“朋友权限”关闭“手机号可搜索”,在朋友圈设置里关掉“陌生人查看十条内容”,通过“发现页管理”停用“附近的人”,从源头减少信息泄露风险。
2. 密码设置“有秘籍”:避免用生日、手机号做密码,采用“大小写+数字+符号”组合,重要平台开启二次验证,让黑客“望码兴叹” 。
3. AI使用“守边界”:不向AI助手泄露银行卡、住址等敏感信息,遇到AI生成的可疑内容,通过官方渠道交叉验证,拒绝“盲目信任” 。
三、人人都是守护者,这些活动邀你参与
“网络安全靠人民”从来不是一句口号,今年网安周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参与方式”:
– 看直播学干货:9月18日15时的“网络安全青警说”直播中,4位网警专家将详解企业防护、密码安全等实用内容,参与互动还能赢取定制警熊、蓝牙耳机等礼品 。
– 逛现场涨知识:各地商圈、社区设置了宣传点,《谁动了我的准考证》主题宣传片循环播放,《云端守护者》主题曲传唱间,就能把安全知识装进口袋 。
– 传经验护邻里:告诉家里老人“不扫陌生二维码”,提醒孩子“不晒定位和证件”,把学到的防护技巧分享给身边人,就是最实在的守护行动。
从网警们用技术筑牢防线,到普通人把防护融入日常,网络安全的“全民防线”正在一点点夯实。正如《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所传递的理念:高水平的安全从不是少数人的坚守,而是每个人的主动参与。
这个网安周,让我们从设置一个强密码开始,从提醒一次家人防骗做起,用点滴行动守护自己、守护他人,让数字生活既便利又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