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品选错,广告烧光”——这话在跨境圈都快被说烂了,可每天还是有大批人冲进1688,像逛菜市场一样把货往车里扔,结果上架两周,库存变“慈善”。

到底怎么挑货才能不踩坑?

我把自己最近三个月跑工厂、蹲榜单、被平台罚款的学费一次性摊给你。
先说结论:别再迷信“万能爆款”,也别盲信“小众蓝海”。
真正能让小卖家活下来的,是“能跟得上平台节奏、又能在供应链上抠出3块钱利润”的货。
下面这套流程,亲测能把选品成功率拉到60%以上,剩下的40%靠运气和广告。
一、先用1688跨境商机榜“扫雷”
打开1688跨境首页,切到“商机榜”,右上角把国家调成你主做的站点(美区、俄区、巴西都行)。
重点盯两个数据:
1. 7日销量增幅>50%
2. 评论增长
增幅高说明需求刚起,评论少意味着还没被大卖盯上。
上周我就是这样筛到一款“可折叠宠物水杯”,进价7块,亚马逊前台同款卖19.99美金,广告CPC只有0.35,简直捡钱。
二、再用店雷达验证“供应链底气”
把刚才看中的产品关键词扔进店雷达,勾选“超级工厂+实力商家”,只看回头率>25%的店铺。
这里有个小心机:点进店铺主页,看“近90天成交笔数”是不是连续爬坡,如果是突然暴涨,多半是刷单,直接pass。
我踩过雷,进了800个“网红日落灯”,结果90天后店铺评分掉到4.3,货还在海上漂。
三、社媒验证“情绪价值”
搜同款关键词,重点看播放/点赞比。
如果播放10万,点赞只有300,说明视频只是蹭热度,产品本身没“记忆点”。
反之,播放5万,点赞8000,评论区一堆“link?”的,基本稳了。
我去年靠这个方法押中一款“LED鞋带”,提前两周备货,万圣节当天日出千单。
四、季节品提前45天下单
别等亚马逊后台提示“”搜索量上升才动手,那时工厂早被大卖包圆。
我的笨办法:每年8月1日把“应季趋势榜”下载下来,筛出去年同时间段销量翻3倍的SKU,直接找工厂锁产能。
去年锁了3万条“圣诞树腰带”,11月一到,同行断货,我靠FBA余量吃了两周自然流量。
五、小类目“错位打法”
大类目杀红眼,就去三级类目里找“夹缝”。
比如“瑜伽垫”是大红海,但“瑜伽垫+绑带+网袋套装”在亚马逊前台只有17个竞品,而且前5名评分都4.5以下。1688搜“瑜伽垫套装”,找能做定制logo的工厂,把绑带颜色改成莫兰迪色系,一套成本加2块,前台溢价直接+6美金。
别小看这点差异,去年Q4我靠这个链接净赚9万。
最后提醒一句:别被“代发货”迷了眼。
阿里巴巴国际站确实能一键铺货,但运费模板一塌糊涂,客户收到14天还没到,反手一个差评,店铺直接凉凉。
我的做法是:先用代发测款,日出5单以上立刻转海运+海外仓,利润能再挤出20%。
说到底,选品不是玄学,是算账。
把平台数据、工厂底线、用户情绪算清楚,再小的卖家也能在跨境这条河里摸到鱼。
你现在卡在哪个环节?
留言说说,我尽量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