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亚马逊被曝全面撤出 Ads(谷歌购物广告)投放,短短48小时内,其在美国、英国、德国等核心市场的广告展示份额从60%、55%、38%骤降至0,引发跨境圈广泛热议。

虽然亚马逊与谷歌并未公开说明原因,但这一动作无疑将对多个生态环节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对正布局独立站的品牌卖家来说,隐藏着新的增长机会。

平台巨头博弈背后,是流量结构的重新洗牌
Ads曾是亚马逊在站外流量获取中的重要一环。通过产品图文广告直接触达高意图消费者,为亚马逊站内引流、拉新和转化提供了巨大支持。而此次全面撤出,意味着亚马逊将不再通过这一渠道争夺搜索购物流量。
亚马逊的撤离,直接让出了一部分高转化的搜索广告位,对广告生态影响显著。对于其他在投品牌卖家来说,这意味着:
这一变化,对正布局独立站+站外投放的卖家而言,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机会。

独立站+平台:双轨出海,才能真正掌握增长主导权
在亚马逊流量成本逐年攀升、站内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越来越多卖家意识到,仅依赖平台增长,风险过高、主动权有限。而平台撤出 ,也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平台流量并非无限。
相比之下,“独立站+平台”的双轨模式,正在成为品牌出海的主流解法:
平台作为稳定订单来源,而独立站沉淀用户数据、做品牌内容营销、建立长期复购体系,二者协同实现降本增效。
亚马逊不投了,品牌自投更值了。通过 、、PMax等多样广告组合,配合精细的商品信息流优化,品牌独立站有机会低成本获得精准流量,并通过数据闭环持续优化ROI。
独立站拥有更大的运营自由度,不受平台规则和封号风险制约,更适合进行差异化营销和品牌价值传递。

趁势而上,做出海增长的长期主义者
对跨境卖家来说,亚马逊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市场变局的信号。而这次撤出 广告,更像是一个节点——从平台导向向品牌导向的加速切换。
对于已经布局独立站的卖家,这是加大站外投入、强化品牌资产的黄金窗口期;而还未开始独立站探索的卖家,则可以将此次事件作为决策的触发点,重新评估“平台+独立站”的双轨布局价值。在不确定性中找确定,在平台生态之外找到自己的增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