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AI 的快速发展,普通人已经深刻感受到它带来的冲击。本文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大家理解 AI 的底层逻辑、相关产业,以及 的基本原理与使用方法。
问题 1:什么是 AI?
很多人以为 、豆包、 等这些软件就是 AI。其实不完全对。这些软件只是 AI 的应用,背后真正的核心是模型与算法。从本质上说,AI 是一种让机器能够模拟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技术。它并不一定需要一个“身体”,而是通过模型、算法和数据来展现“智能”。因此,更准确的理解是:AI 是一套模仿人类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系统,帮助人类提升工作效率。

问题 2:什么是模型?
模型是 AI 的核心,它是一种 算法和逻辑的组合。在 、 等 AI 应用中,模型就是决定它们能做什么的“大脑”。
如果把 AI 比作植物,模型就像“植物的种类”,决定它是树、草还是花。
从通俗的角度来看,可以把模型分为两类、四个方向:
· 两类:控制类、作用类
· 四个方向:语言、图像、视频、音频
这种分类方式并非学术标准,而是为了方便理解。对应到人类,模型就像大脑,控制着眼睛、耳朵、嘴巴等感官接受各类信息。

模型
问题 3:什么是 ?
理解了模型,再看 就简单了。
如果说模型是“感官”,那 就像一张“空白的画布”,你可以把各种感官模块拼接起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流”,让它按照你的要求去生成图像或其他内容。
简单来说:
• 的作用:把不同的模型、节点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可以运行的流程。
• 操作方式:就像搭积木,把模块连接起来,从输入到输出,就得到一个完整的工作流。有了完整的工作流,你就能实现批量生产式的 AI 内容生成。

这是的操作界面,只需要对文本、和控制模型节点的数值调整,就可以产出你想要的风格变化、比如变卡通、变脸、变风格、变动物等等。以下是示例

问题4 的学习步骤有哪些
第一步,先学会安装软件,网络上有很多教程视频这里不做介绍大家如果需要可以关注我,我会提供帮助。也可以询问
第二步,理解几个名词 节点模块、模型、接口、数值调整。对于不理解的一些接口,可以用询问该接口的作用和怎么连接。在理解这些后就可以尝试搭建工作流。
第三步,不断调整节点数值,让生成的内容朝着你心目中的方向靠近直到完成。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当数值调整不足以完成你的要求,不要死磕,也许更换一个模型或者添加一些节点控制模型会有更好的效果。下面一个简单工作流和一些节点介绍。

在你学习和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面临一些问题,学会使用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当然也可以问我。今天就到这里,第二节我会给大家讲一讲学会制作工作流后,我们该如何利用这项技能,以及初步学会后会面临哪些问题。如果你对AI感兴趣可以添加关注,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信探讨,我们下节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