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多智能体通信的核心方式
注:本文讨论的是智能体之间,不采用A2A协议。
在多智能体(Multi-Agent)系统中,智能体(Agent)的通信方式和协议设计取决于具体框架的实现逻辑和应用场景。不同框架(如 、、 等)的通信机制存在差异,但核心目标都是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与协作。
无论框架如何设计,Agent 间的通信本质上通过两种方式实现:
# 共享状态模型
class SharedState(BaseModel):
query: str
results: List[str] = []
next_agent: str = ""
# Agent A 写入信息
def agent_a(state: SharedState):
state.results.append("Agent A处理结果")
state.next_agent = "agent_b" # 通知下一个Agent
# Agent B 读取信息
def agent_b(state: SharedState):
prev_result = state.results[-1] # 获取Agent A的结果
二、通信协议的设计逻辑
多智能体系统中的 “通信协议” 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网络协议(如 HTTP、TCP),而是框架自定义的消息格式和交互规则,通常包含以下要素:
消息结构(核心协议要素)
无论哪种框架,通信内容都会包含类似结构
示例(通用结构化消息):
{
"content": "销售额数据已获取,需要生成可视化图表",
"metadata": {
"sender": "data_agent",
"recipient": "viz_agent",
"type": "task_request",
"timestamp": "2023-10-01T12:00:00"
}
}
2. 交互规则(协议行为)框架特定协议差异三、总结
智能体的通信方式主要分为状态共享和消息传递两类,通信协议则是框架定义的消息格式 + 交互规则,核心目的是确保 Agent 间的信息能被正确理解和处理。具体实现上: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