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市检察院公益诉讼促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规范经营

足不出户买遍全球,指尖轻点卖遍世界,跨境电商新业态如今已逐渐成为外贸“新常态” 。随着国内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升级、物流效率的提高,在国家跨境进口优惠税收政策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购买进口商品。但是,部分跨境电商平台的不规范经营,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跨境消费权益。

近日,兴义市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检察监督职责时,发现兴义市辖区内的一家母婴用品店内销售的进口奶粉、食品、保健品等外包装上缺少载明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的中文标签。经询问店主,其称该店铺属于跨境电商平台,经营的是原装原罐奶粉,不用张贴中文标签,即使有也都是自己打印出来粘贴。经依法审查,兴义市检察院认为该店对陈列销售的进口奶粉、食品等未张贴中文标签的行为不仅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知情权,且危及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婴幼儿的人身安全,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遂依法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要求其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维护消费者权益,守护婴幼儿食品安全

相关职能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迅速对该店开展专项检查,发现该店是一家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经营者,主要是引导消费者通过其总部的微信小程序购买进口商品从而获取总部的返点而盈利,购买过程要求消费者进行实名认证,且必须勾选购买协议,协议告知消费者所购买商品直接购自境外,收货人为消费者本人。该店称将未张贴中文标签的原装原罐奶粉摆放在货架,目的是为了展示商品并吸引消费者到店通过其总部的微信小程序进行购买,并非直接销售。但通过检查发现,该店并未在显著位置张贴相关消费提示,且容易出现盗用消费者个人信息购销进口商品进行二次销售的情况。相关职能部门立即要求该店将展示的商品实物进行下架处理,同时要求只能展示空瓶(罐),且必须在显著位置张贴消费提示。

第三方跨境平台_跨境电商平台 中文标签 消费者权益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